導航中醫(y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致中醫(yī)藥信徒:這是一份世界觀地毯式降維打擊

[復制鏈接]
91
發(fā)表于 2023-1-16 15:30:05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
發(fā)表于 2023-1-16 15:32:21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3
發(fā)表于 2023-1-16 16:30:08 | 只看該作者
戈壁沙漠 發(fā)表于 2023-1-16 07:30
針灸有效不代表經絡循行、經絡理論、子午流注理論、穴位理論是正確的,相反,人體內不存在十二經脈以及奇 ...

你臨床治愈多少病例?你這叫科技論文,比如你說:“針灸有效不代表經絡循行、經絡理論、子午流注理論、穴位理論是正確的,相反,人體內不存在十二經脈以及奇經八脈,經絡理論子午流注理論完全是古人胡編亂造。因為針灸完全通過人體神經機制來治病,針灸、刺血、刮痧、拔罐、推拿、按摩都是通過刺激人體神經系統(tǒng),利用神經系統(tǒng)的調控功能調整其它系統(tǒng)器官組織的功能失調。”,你沒有指出“經絡循行、經絡理論、子午流注”古人指的是什么?就是古人臆想的你也得指出臆想的是什么。你是在自己想象“經絡循行、經絡理論、子午流注”是什么,你想象的是什么,也沒有交待,你只是啊,啊!經絡循行、經絡理論、子午流注,是偽科學!你沒有說你用什么實驗方法證明,你通過刺激神經系統(tǒng)臨床上治愈了那些疾病。
94
發(fā)表于 2023-1-16 16:39: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董建軍 于 2023-1-16 08:56 編輯
戈壁沙漠 發(fā)表于 2023-1-16 07:30
針灸有效不代表經絡循行、經絡理論、子午流注理論、穴位理論是正確的,相反,人體內不存在十二經脈以及奇 ...

你說:所謂的穴位只是一種體表定位,并不是古人認為的是氣血出入的通道。古人說的氣血是什么沒有交待。請你交待一下,是不是你認為的氣血就是氣血?你根本就沒有摸過穴位,穴位與人體其他組織是有區(qū)別的。醫(yī)宗金鑒針灸大成首先摸穴位,后用大指指甲掐住,然后順大指指甲進針。
95
發(fā)表于 2023-1-16 17:18:07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6
發(fā)表于 2023-1-17 00:11: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17 00:20 編輯
戈壁沙漠 發(fā)表于 2023-1-16 15:30
針灸有效不代表經絡循行、經絡理論、子午流注理論、穴位理論是正確的,相反,人體內不存在十二經脈以及奇 ...

總算是回歸到醫(yī)學討論上了。謝謝樓主!針刺的神經假說是在《新針灸學》中提出來的。朱蓮是西醫(yī),提出這樣的觀點不足為怪。但是這個觀點已經被我的老師給否定了。因為:1)經絡感傳經過研究認定是客觀存在;2)神經的分布與經脈感傳的線路不符合;3)神經的傳導速度比經脈感傳的速度明顯快很多;4)針刺刺激神經學說不能解釋穴位的特異性;5)神經說不能解釋針刺補瀉手法的溫度變化。不過在經脈的活動中神經體液也是參與其中的。有一點的確是與經脈類似。這就是在經脈線上神經末梢的密度是較高的。但這又與刺激神經干的說法不相復合了。反而與德法兩國顯微解剖學者的發(fā)現一致。這就是在中醫(yī)傳統(tǒng)的經脈中發(fā)現有密集的毛細血管管網線,其中纏繞著密集的膽堿能纖維。

點評

郭原,針灸通過神經機制治病是客觀事實,隨著這個事實被廣為人知,這是對你老師循經感傳研究的徹底否定,而不是反過來用你老師的循經感傳否定針灸通過神經機制治病。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23-1-17 08:42
郭原,91樓這些觀點是近十年才提出來的,你的老師恐怕早已作古不止十年,他是如何穿越回來否定的。 (一)針刺神經的說法不正確,我的觀點是針灸通過神經機制治病 (二)是朱璉,不是朱蓮。1951年寫了《新針灸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23-1-17 08:29
97
發(fā)表于 2023-1-17 06:29:59 | 只看該作者
在中醫(yī)傳統(tǒng)的經脈中發(fā)現有密集的毛細血管管網線,其中纏繞著密集的膽堿能纖維。只能證明人體物質受外界作用的影響產生的結果,毛細血管管網線無法形成循行,經脈的感傳有循行產生。

點評

人體微循環(huán)的生理特點就是:1)只有26~30%處于開放的狀態(tài)。其他部分則處于關閉的狀態(tài)。2)當代謝產物聚集的量達到一定水平以后就會刺激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導致微循環(huán)開放。當代謝產物被沖走后,毛細血管前括約肌關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23-1-17 06:58
98
發(fā)表于 2023-1-17 06:51:26 | 只看該作者
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用自己學習的醫(yī)學知識所認知的規(guī)律學習認知中醫(yī)理論名詞術語,比如氣血,用學習到的西醫(yī)醫(yī)學知識與現代科技知識,認為氣就是氣體,血就是指血液。氣是指運動,血是指形成血液的運動。穴位只是一種體表定位的認知就是用現代科技知識認知的,穴位是人體物質受氣(人體物質接收外界運動的聚集位置)的位置,如同人體靜脈的位置,沒有相同的,一個人是一個人的位置,用手指可以區(qū)分,組織發(fā)生改變,受氣的位置就不存在了,證明穴位也不存在,可以用按摩法對經脈線按揉,使組織發(fā)生改變,恢復受氣位置。經脈線就是人體物質接收外界運動的位置線,人體組織發(fā)生改變也不存在,臨床上可以用切診與脈診診斷。
99
發(fā)表于 2023-1-17 06:57: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董建軍 于 2023-1-16 22:59 編輯

經脈循行的感受是有人體物質接受運動形成的無形物質對神經的刺激,是共振傳導。
100
發(fā)表于 2023-1-17 06:58:59 | 只看該作者
董建軍 發(fā)表于 2023-1-17 06:29
在中醫(yī)傳統(tǒng)的經脈中發(fā)現有密集的毛細血管管網線,其中纏繞著密集的膽堿能纖維。只能證明人體物質受外界作用 ...

人體微循環(huán)的生理特點就是:1)只有26~30%處于開放的狀態(tài)。其他部分則處于關閉的狀態(tài)。2)當代謝產物聚集的量達到一定水平以后就會刺激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導致微循環(huán)開放。當代謝產物被沖走后,毛細血管前括約肌關閉。假設在經絡線上的一個位點發(fā)生以上的情況,那么經脈的開放就會接續(xù)的向沒有開放的部分開放下去。所謂的經氣流動就是這個開放過程處于不斷變換位置的連續(xù)狀態(tài)。血液并不會沿著經脈流動,只不過是隨著經氣的流動而從小動脈經過微循環(huán)到達小靜脈的流動而已。經脈的主干是接續(xù)的猶如一個多次折疊的環(huán)。于是經氣的流動也就會循環(huán)無端了。

點評

物質的空間結構循環(huán)無端不存在  發(fā)表于 2023-1-17 07:0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y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6 07:48 , Processed in 0.1777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