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馬京雪 于 2021-3-20 21:23 編輯
曹東義帶你一起學內(nèi)經(jīng)
今晚8點(2021年3月16日),中醫(yī)名家曹東義教授,為我們深度解讀《黃帝內(nèi)經(jīng)》第73講 五運六氣第三篇:《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下)》。
學習方法:直接點擊鏈接進入,或者關注《燕趙中醫(yī)》公眾號,點擊:直播課堂進入。
曹東義,主任中醫(yī)師,碩士生導師,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師帶徒指導老師,河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師承國醫(yī)大師鄧鐵濤、朱良春,現(xiàn)任河北省中醫(yī)藥文化交流協(xié)會副會長、世界中聯(lián)一技之長分會會長、河北省中醫(yī)藥學會張仲景學術思想研究會會長,出版著作41部,發(fā)表論文180多篇,文字累計500余萬。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下) 帝曰:愿聞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 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 帝曰:何謂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帝曰:愿卒聞之?岐伯曰:初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 天氣下降,氣流于地,地氣上升,氣騰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帝曰:善。寒濕相遘,燥熱相臨,風火相值,其有聞手? 岐伯曰: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變則邪氣居之。 帝曰:何謂邪乎?岐伯曰:夫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故氣有往復,用有遲速,四者之有,而化而變,風之來也。 帝曰:遲速往復,風所由生,而化而變,故因盛衰之變耳。成敗倚伏游乎中,何也? 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 化有小大,期有近遠。 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至矣。 故曰:無形無患,此之謂也。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與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