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y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曹東義師徒每日一講散記

[復制鏈接]
2781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1 21:42:50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4月29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馬京雪中醫(yī)師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醫(yī)經學派》一書。
該書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們主要學習:

中篇  醫(yī)經學派主要醫(yī)家
            第一章  扁鵲
       扁鵲創(chuàng)造的中醫(yī)學對后世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扁鵲心懷大愛才能隨俗為變。今天晚上且聽馬京雪醫(yī)師的精彩分享。
                祝賀河北中醫(yī)馬京雪中醫(yī)師在寧晉縣鳳凰臺講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醫(yī)經學派》中篇  醫(yī)經學派主要醫(yī)家   第一章  扁鵲
扁鵲心懷大愛“隨俗為變”的有關內容。
        《史記·扁鵲傳》說:“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y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y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yī):隨俗為變。”
       網絡里的“川耗子”說,扁鵲是一個勢利眼,走到哪里,聽說什么人顯貴,或者什么人受尊重,他就治什么人的病。
這是典型的“以己度人”小人說辭。
醫(yī)生防治疾病,有主動性,也有被動性。在缺醫(yī)少藥的年代,能夠請得起醫(yī)生,得到醫(yī)療救助的人,必然是有一定經濟能力,或者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緣分,假如你身邊沒有名醫(yī),有多少錢也得不到好的醫(yī)療救助。下層民眾,生活困難,小病扛,大病躺,這是幾千年的嚴酷現(xiàn)實,這也是整個歷史條件決定的,不是哪一個醫(yī)生的責任。把這樣的責任,強按在扁鵲的頭上,對他這樣一個民間醫(yī)生是不公平的。
扁鵲能夠“隨俗為變”,既說明他是社會的明星,受到上流社會的擁戴,也是身不由己,一個人要做最早的“全科醫(yī)生”。所有的人,所有的困苦、疾病,都向你求助的時候,你能說“這不是我的執(zhí)業(yè)范圍,我管不著嗎?”或者說:“你到別的地方,另請高明”而一推了之嗎?
扁鵲沒有推脫,他扛起了所有向他求助患者的苦惱,“隨俗為變”首先是一種大愛,然后才是對自己醫(yī)學水平、醫(yī)療技能的考驗。能夠不推脫,并且在周游列國、四處為家,行醫(yī)治病的時候,開創(chuàng)臨床各科,這的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有具備了“利天下”之心、智慧和能力的人,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感謝馬京雪醫(yī)師的精彩講述和分享。

2782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1 21:43:29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4月30日)的“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河北任丘市中醫(yī)院張海濤主任為大家講述《扁鵲學術思想研究》之逸聞軼事——扁鵲換心手術不留疤、扁鵲兄弟三人比醫(yī)術。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海濤的講述。
               祝賀河北任丘市中醫(yī)院張海濤主任講座成功!他為大家講述了《扁鵲學術思想研究》之逸聞軼事——扁鵲換心手術不留疤、扁鵲兄弟三人比醫(yī)術。
        《列子》說,魯公扈、趙齊嬰兩個人有病,都來找扁鵲診治。扁鵲為他們治療之后,都得到了痊愈。然而,扁鵲的治療,并未到此結束,他提出了一個更為大膽、更“徹底”的治療方案。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感覺很意外。就吞吞吐吐地說:“是否請您先說一說,治療之后的效果如何,我們再做決定可以嗎?”
扁鵲對魯公扈說:“你的意志耐力很好,但是遇事決斷力不夠,所以經常是有余于謀慮,而不足以決斷,喪失了很多機會”。一席話說得魯公扈心服口服,不住地點頭。
扁鵲轉身對趙齊嬰說:“你的思慮謀略雖差,卻長于決斷,敢作敢當,所以很多時候,屬于缺少思考而盲目行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有勇無謀”。趙齊嬰一聽,連聲稱是:“您說的太對了!我們怎么做才能揚長避短,智勇雙全呢?”
扁鵲頓了一頓,說:“治療的方法,只有讓你們兩人互換心臟,這樣就可以改變你們的性格,彌補缺憾,成為非常優(yōu)秀的人!
魯、趙二人一聽,都感覺扁鵲說的有道理,決定接受這個手術。
       春秋時期的醫(yī)療技術,為人互換心臟是難于做到的;即使是互換了心臟,也不會魯與趙互換思想;即使是互換了思想,如果有“刀疤”為證,也不必去找扁鵲做證明。
顯然,這是一則寓言,而非事實,這與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樣,是古代人們美好的愿望。
        在趙悼襄王(公元前244年至236年在位)的時代提出三個名醫(yī)比高低這個問題,龐暖很自然地需要往前追溯。
那時,扁鵲診趙簡子、救虢太子、望診桓侯的事跡,大家對此都膾炙人口、耳熟能詳,他不能借題發(fā)揮了。就講了一個新故事,拿魏文侯(公元前445年至396年在位)來說事,這畢竟也是距離他們200年左右的事情了,誰能準確地說這個時代不會發(fā)生這樣的問話與對話呢?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海濤的講述。

2783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1 22:01:30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4年5月1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黃勝昔中醫(yī)師向各位同道分享由作家愚公寫的長篇報告文學《岐黃使者》。
該書于2022年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

       主人公曹東義,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1977年考入河北新醫(yī)大學中醫(yī)系,1985年考入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國醫(yī)史文獻研究所讀研
          主任中醫(y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河北省名老中醫(yī)藥專家指導老師。兼任河北省中醫(yī)學院扁鵲文化研究院院長,中華傳統(tǒng)中醫(yī)學會會長,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一技之長專業(yè)委員會會長等。主持多項省級和國家級課題,發(fā)表論文180余篇,出版《中醫(yī)外感熱病學史》《中醫(yī)群英戰(zhàn)SARS》《回歸中醫(yī)》《捍衛(wèi)中醫(yī)》《關注中醫(yī)》《中醫(yī)近現(xiàn)代史話》《永遠的大道國醫(yī)》等多部中醫(yī)學術和科普著作。

         今天晚上聽黃勝昔中醫(yī)師為大家分享第三章遠志去尋使君子下半部分內容。
                  祝賀河北中醫(yī)黃勝昔中醫(yī)師在正定講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作家愚公寫的長篇報告文學《岐黃使者》三章遠志去尋使君子下半部分內容。
        讀書深造是每一個年輕人的夢想,能幸運地走進大學的校園,畢業(yè)后三年再考上研究生,到北京中醫(yī)最高學府讀書,這都是很幸運的經歷。參加復試時,師兄翻開一本線裝古書,指著序言說:“念一段!辈軚|義捧起書睜大眼睛,發(fā)黃的紙張上排著密密麻麻的繁體字,沒有標點,不分段落,很多古澀的生僻字壓根沒見過。曹東義節(jié)節(jié)巴巴念了一小段,已是汗流滿面。
       因此,在北京大學選修了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yè),學習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版本學》、《目錄學》、《?睂W》等相關課程。這也是值得回味的美好時光,也為日后研讀中醫(yī)古籍、探索學術史打下深厚基礎。當時研究生部設在西苑醫(yī)院的西南角,三層樓,還有個小二層樓的宿舍,有教室,還有小規(guī)模圖書室,藏有不少精本奇書。部主任是王琦大師,方藥中先生、時振聲先生,還有何少奇、楊麗、許家松、江幼李等一大批著名中醫(yī),研究生的課程主要是他們幾個講。還有很多研究院的專家,或者從外地請來的客座教授前來講座,比如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程士德教授、上海凌耀星教授、天津的王士孚教授,醫(yī)史所的馬繼興教授、基礎所陸廣莘教授、東義的導師余瀛鰲先生等,都是這里的?停芍^大醫(yī)云集,鴻儒滿堂。
研究生部的教學內容突出四大經典,圍繞傳統(tǒng)中醫(yī)經典理論,各家學說互相爭鳴,各個學派百家齊放。
       感謝愚公先生的傳神妙筆,感謝黃勝昔中醫(yī)師的講述和分享。

2784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20 21:32:59 | 只看該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4年5月4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群才中醫(yī)師講述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頤養(yǎng)天年》這本書的內容。
        序言:健康長壽是人們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醫(yī)幾千年來,對此積累了深厚的理論,探索出豐富的經驗。
       第一章:人生易老,過好春夏秋冬。
       人的生命無比珍貴,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只有活得好,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才是真正體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
      屆時我們共同學習具體內容。
               祝賀河北中醫(yī)王群才中醫(yī)師在衡水市講座成功!他講述了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頤養(yǎng)天年》 第一章:人生易老,過好春夏秋冬。
       人到退休,進入老年,應當是享清福的時候,忙碌了幾十年,應該好好歇歇了?墒,有不少人更忙碌了,因為,要洗衣做飯,照顧孫輩;或者,新找了一份工作,為家庭、為社會再立新功。這一類人,往往生活得充實,也許不會有很大的心理變化,也許不會產生無所事事,心煩意亂的感覺。
另一類人,退休之后,沒有什么事情好做,也不屑于去做一份兼職,或做新的打工,賦閑在家,往往就會有了些許煩惱,會產生既不能認同于"老年"的現(xiàn)在身份,也不安分于完全的賦閑在家。怎么度過余生?這樣的問題或許會不時浮現(xiàn)在心頭。
也有一些人,完全的不甘心,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退休,怎就一下子"墮落"到一群老頭、老太太的隊伍里呢?能跟他們一樣整日"瞎混","坐吃等死"?他們焦慮,他們不安,心煩失眠,飲食無味,坐臥不寧,惶惶忽忽,生活失去了規(guī)律,精神失去了平衡,完全找不到自我,甚至逐漸產生了厭世的情緒。
       人生百態(tài),每一個人的際遇不同。心情情趣,文化修養(yǎng),千差萬別,很難開出人人適合的養(yǎng)生秘方,也不會有人人都樂于接受的養(yǎng)生方法。但是,方法雖然千差萬別,理論規(guī)則應當是相通的。
       感謝王群才中醫(yī)師的講述和分享。

2785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20 21:34:02 | 只看該作者
尊敬的曹東義老師,各位中醫(yī)同道,祝您們五一節(jié)日愉快!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醫(yī)愛好者王洪昇。
      2024年5月5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一技之長 空中課堂”,由王洪昇講述《傷寒論》。題目是大家一起學習傷寒論。
      第四講 《傷寒論校注》卷第一 辨脈法第一(六)。
      內容簡介:外感與癰瘍辨證;論陽虛不能作汗的脈證和病理機轉;清邪、濁邪的致病特點,與上中下三焦的病理變化及轉歸;表里疑似脈證的治禁,及其病變轉歸和預后判斷。
             祝賀河北涿州的中醫(yī)學者王洪昇先生講座成功!他與大家一起學習了 第四講 《傷寒論校注》卷第一 辨脈法第一(六):外感與癰瘍辨證;論陽虛不能作汗的脈證和病理機轉;清邪、濁邪的致病特點,與上中下三焦的病理變化及轉歸;表里疑似脈證的治禁,及其病變轉歸和預后判斷。
        清代喻嘉言從仲景《傷寒論·評脈篇》受到啟發(fā),提出了溫疫的三焦辨證學說。他說:“昌幸微窺仲景一斑,其《平脈篇》中云:‘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于上焦,濁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于邪,必內栗也!捕倭抛,闡發(fā)奧理,全非傷寒中所有事,乃論疫邪從入之門,變病之總。所謂赤文綠字,開天辟地之寶符,人自不識耳!”他從這些文字之中,體會出了深刻的“微言大義”,經過進一步發(fā)揮,闡發(fā)出三焦辨證學說,他說:“篇中大意,謂人之鼻氣通于天,故陽中霧露之邪者為清邪,從鼻息而上入于陽。入則發(fā)熱、頭痛、項強頸攣,正與俗稱大頭瘟、蛤蟆瘟之說符也;人之口氣通于地,故陰中水土之邪者為飲食濁味,從口舌而下入于陰。入則其人必先內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臍筑湫痛,正與俗稱絞腸瘟、軟腳瘟之說符也。然從鼻從口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依次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因而不治;中焦不治,則胃中為濁,營衛(wèi)不通,血凝不流,其釀變即現(xiàn)中焦,俗稱瓜瓤瘟、疙瘩瘟等證,則又陽毒癰膿,陰毒遍身青紫之類也。此三焦定位之邪也!
喻嘉言所說的三焦辨證,雖然是對瘟疫而言,但對整個溫熱病也都是適用的。他區(qū)分傷寒與瘟疫的不同傳變過程時說:“傷寒之邪,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由外廓而入;瘟疫之邪,則直行中道,流布三焦。”
        感謝王洪昇先生的講述和分享。

2786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20 21:34:34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5月6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馬京雪中醫(yī)師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醫(yī)經學派》一書。
該書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們主要學習:
      中篇  醫(yī)經學派主要醫(yī)家
      第一章  扁鵲
    三   醫(yī)論、制方、醫(yī)案的第一部分醫(yī)論精粹的部分內容。今天晚上且聽馬京雪醫(yī)師的精彩分享。
                祝賀還不至于馬京雪中醫(yī)師在寧晉縣鳳凰臺講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醫(yī)經學派》    第一章  扁鵲之 醫(yī)論精粹的部分內容。
      扁鵲陰陽脈法第二
脈,平旦曰太陽,日中曰陽明,晡時曰少陽,黃昏曰少陰,夜半曰太陰,雞鳴曰厥陰,是三陰三陽時也。
少陽之脈,乍小乍大,乍長乍短,動搖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陽之脈,洪大以長,其來浮于筋上,動搖九分。三月、四月甲子王。
陽明之脈,浮大以短,動搖三分。大前小后,狀如科斗,其至跳。五月、六月甲子王。
少陰之脈緊細,動搖六分。王五月甲子日中,七月、八月甲子王。
太陰之脈、緊細以長,乘于筋上,動搖九分。九月、十月甲子王。
厥陰之脈,沉短以緊,動搖三分。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
厥陰之脈急弦,動搖至六分以上,病遲脈寒,少腹痛引腰,形喘者死;脈緩者可治。刺足厥陰入五分。
        本段討論了厥陰、少陽、陽明“動搖幾分”的病理意義,把這種脈象與相應的病證聯(lián)系起來,指出什么情況是死證,什么情況可以治療,如何治療。針刺治療為主,有脈無穴,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灸經》相似。
       感謝馬京雪醫(yī)師的精彩分享。

2787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20 21:35:12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5月7日)的“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河北任丘市中醫(yī)院張海濤主任為大家講述《扁鵲學術思想研究》之逸聞軼事——扁鵲與巫醫(yī)勢不兩立。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海濤的講述。
                 祝賀河北任丘市中醫(yī)院張海濤主任講座成功!他為大家講述了《扁鵲學術思想研究》之逸聞軼事——扁鵲與巫醫(yī)勢不兩立。
古人有病沒有醫(yī)藥,或者醫(yī)藥還不發(fā)達的時期,巫祝是病人的依靠;但是,醫(yī)藥逐漸興起之后,巫祝由治療疾病的主角逐漸退位,成為醫(yī)療的補充措施之一,這是學術發(fā)展與分化,以及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
醫(yī)(毉)與巫分家是一個揚棄的過程,這個歷史事實,在春秋時期晉景公患病之時,就很明顯了。
       扁鵲救治虢太子的時候,中庶子喜方者曾經用巫術、巫師的“靈驗”來嚇唬扁鵲,被扁鵲義正詞嚴地批駁了。
       扁鵲是聞名于天下的名醫(yī),可是在“信巫不信醫(yī)”的患者面前,他高超的醫(yī)術也派不上用場。因此,崇尚醫(yī)學科學的扁鵲,憤而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信巫不信醫(yī)者,六不治也!”
        感謝張海濤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788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20 21:35:43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4年5月8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黃勝昔中醫(yī)師向各位同道分享由作家愚公寫的長篇報告文學《岐黃使者》。
該書于2022年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

       主人公曹東義,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1977年考入河北新醫(yī)大學中醫(yī)系,1985年考入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國醫(yī)史文獻研究所讀研
          主任中醫(y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河北省名老中醫(yī)藥專家指導老師。兼任河北省中醫(yī)學院扁鵲文化研究院院長,中華傳統(tǒng)中醫(yī)學會會長,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一技之長專業(yè)委員會會長等。主持多項省級和國家級課題,發(fā)表論文180余篇,出版《中醫(yī)外感熱病學史》《中醫(yī)群英戰(zhàn)SARS》《回歸中醫(yī)》《捍衛(wèi)中醫(yī)》《關注中醫(yī)》《中醫(yī)近現(xiàn)代史話》《永遠的大道國醫(yī)》等多部中醫(yī)學術和科普著作。

         今天晚上聽黃勝昔中醫(yī)師為大家分享第四章厚樸繼承神農藥上半部分內容。
                祝賀河北中醫(yī)黃勝昔中醫(yī)師在正定縣講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作家愚公寫的長篇報告文學《岐黃使者》第四章厚樸繼承神農藥上半部分內容。
        1994年春,改革開放的浪潮在祖國大地波瀾起伏,給各行各業(yè)帶來勃勃生機。在這個萬物生發(fā)的季節(jié),河北省中醫(yī)藥研究所也在浪潮的沖擊下萌動著變革,第一朵浪花首先向曹東義迎頭沖來。
自研究生畢業(yè)分配到研究所,曹東義一直負責圖書情報研究室工作,這是一個冷僻孤寂的崗位,沒有誰會一干好幾年,但曹東義喜歡這項工作,古醫(yī)文,岐黃術,歷代醫(yī)術思想理論,像神秘的崇山峻嶺,越往上攀登越是氣象萬千,令人著迷令人神往,這幾年里,曹東義已經完成了幾個重要的課題。
然而,在改革的大潮中,這項只花錢不掙錢的研究工作面臨轉軌,面臨走向市場。曹東義先是崗位發(fā)生了變化——不能再單純做圖書情報研究工作,而是兼任了一項新的職能——本院第三任醫(yī)研科長。
       雖說改革的疾風已經刮一陣了,但真正要一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離開公職去市場闖蕩,又有誰敢去冒這個頭?第一次招標流產后,又做了一番宣傳進行了第二次招標,但依然落空。既然沒人“愿者上鉤”,事情就明擺在那兒了——曹東義只能把自己“請君入甕”,主動向所里申請停薪留職,放下醫(yī)研科長、圖書情報研究員職務去開辦改革開放中的第二診所。
        感謝愚公先生的傳神之筆,感謝黃勝昔中醫(yī)師的講述和分享。

2789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20 21:36:25 | 只看該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張慧康。
        今晚(2024年5月9日)我們將以《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為主要書目,來共同溫習臨床中藥學的知識內容。
        今天分享各論部分第四十四講“溫里藥干姜、肉桂、吳茱萸、高良姜等”,內容為上述藥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點配伍應用及使用特點。
        請師父、各位師兄師姐們不吝指教!

敬請期待張慧康講述和分享!
               祝賀河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張慧康碩士講座成功!他以《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為主要書目,與大家共同溫習了臨床中藥學第四十四講“溫里藥干姜、肉桂、吳茱萸、高良姜等”,內容為上述藥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點配伍應用及使用特點。
        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屬溫里藥。
       肉桂又叫桂皮,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
       主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腰膝冷痛、經桂皮(側面)閉?瘕、陰疽流注、虛陽浮越之上熱下寒等癥。
       吳茱萸,溫中,止痛,理氣,燥濕,可用于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經行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癥,腳氣,疝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等。
       高良姜,溫中散寒,溫通止痛,和胃平逆,行氣導滯。主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噎膈反胃,食滯,瘴瘧,冷癖。  
          感謝張慧康碩士講述和分享!

2790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5-20 21:37:06 | 只看該作者
各位中醫(yī)同道,中醫(yī)愛好者:
        大家好!“世中聯(lián)一技之長分會”《空中課堂》周五講課組成員雷寶淳跟大家一起學習《藥性賦》!端幮再x》原書未注明作者,據(jù)初步考證大約為金元時代作品。該書歷來都是作為中醫(yī)帶徒弟學習中藥的啟蒙書。原書用韻語編成賦體,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便于誦讀記憶,頗受初學者的珍愛,傳延至今,長盛不衰。

  今天(2024年5月10 日)分享的內容如下:
宣黃連治泠熱之痢,又厚腸胃而止瀉;
淫羊藿療風寒之痹,且補陰虛而助陽。

      期待雷寶淳分享,歡迎批評指正
                 祝賀河北中醫(yī)雷寶淳在河北醫(yī)大講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學習了《藥性賦》黃連、淫羊藿的有關內容。
        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極苦,有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淫羊藿,又稱仙靈脾。李時珍曰:淫羊藿味甘氣香,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宜之。
     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治陽痿不舉,小便淋瀝,筋骨攣急,半身不遂,腰膝無力,風濕痹痛,四肢不仁。
     感謝雷寶淳講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y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9 22:59 , Processed in 0.0625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