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y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administrator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存廢辯論賽-反方辯題:8、《傷寒論》是“六病辨證”而非“六經辨證”

[復制鏈接]
71
發(fā)表于 2015-10-28 19:25:47 | 只看該作者
llyyjj 發(fā)表于 2015-10-28 19:13
您問中西醫(yī)融合博士吧,他講的清楚。
另外,《傷寒例》一般是不拿來當《傷寒雜病論》來討論的。

奇談怪論,《傷寒論·寒例第三》難道不是張仲景的?既然是張仲景的,為什么不拿來當《傷寒雜病論》來討論?

點評

傷寒例是否傷寒論原著的部分,一直有爭議,有的版本有,有的版本沒有。不過,您就要拿傷寒例為證據的話,我也不能攔著您。如何判斷傷寒論六經是不是經絡,我前面就說了,咱們拿出來《內經》或傷寒論(包括您舉出來的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19:49
72
發(fā)表于 2015-10-28 19:49:32 | 只看該作者
楊鵬舉 發(fā)表于 2015-10-28 19:25
奇談怪論,《傷寒論·寒例第三》難道不是張仲景的?既然是張仲景的,為什么不拿來當《傷寒雜病論》來討論 ...

傷寒例是否傷寒論原著的部分,一直有爭議,有的版本有,有的版本沒有。不過,您就要拿傷寒例為證據的話,我也不能攔著您。如何判斷傷寒論六經是不是經絡,我前面就說了,咱們拿出來《內經》或傷寒論(包括您舉出來的傷寒例)里經絡學說的內容和傷寒論辨證論治的內容對比。您現在可以這樣對比。
不過對比之前,您還得做個工作,就是先否定中西醫(yī)融合先生的觀點。因為他認為“六經”辨證和經絡辨證是兩回事。
這是博士先生的觀點:
由此而產生的辨證論治系統(tǒng)則是六經辨證與經絡辨證,這是兩個不同的辨證論治系統(tǒng)!

點評

經是經,絡是絡,一般而言,經絡常;煺劧环,你要是想區(qū)別經與絡,可以看《靈樞經·經脈》、《靈樞經·經別》、《素問·皮部論》等,但是本辯題是討論的是有無六經的問題,故不涉及融合所論的枝節(jié)問題!敖浢}”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20:55
73
發(fā)表于 2015-10-28 20:55:31 | 只看該作者
llyyjj 發(fā)表于 2015-10-28 19:49
傷寒例是否傷寒論原著的部分,一直有爭議,有的版本有,有的版本沒有。不過,您就要拿傷寒例為證據的話, ...

經是經,絡是絡,一般而言,經絡常;煺劧环,你要是想區(qū)別經與絡,可以看《靈樞經·經脈》、《靈樞經·經別》、《素問·皮部論》等,但是本辯題是討論的是有無六經的問題,故不涉及融合所論的枝節(jié)問題!敖浢}”在《靈素》中經常出現互用的現象,如《靈樞經·經脈》:“肺手太陰之脈……大腸手陽明之脈”等,這個“脈”,就是指的“經”,與《傷寒例》之“以其脈”與“此三經”就是明證。
  至于你說《傷寒例三》“一直有爭議,有的版本有,有的版本沒有”,那是版本問題,公認的趙本是翻刻宋本而來,即使成無幾的《注解傷寒論·傷寒例三》也有此內容,如果你有比趙開美、成無幾本更早更好的版本,可以來否定我的證據,如果因為一個版本無而否定有的版本,是不可取,比如《傷寒第一書》出版的早,而《秘本傷寒第一書》出版的晚,但是后者很多地方有闕文,依據前者而補,我們不能因為后者有闕文的地方,就否定后者,即不能用差的版本否定好的版本,也不能因為某版本有闕文就全盤否定。所以你拿出有力的版本證據來否定也可以,如果你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版本來否定,那就得承認我們的舉證。且請你駁斥69樓我的帖子的內容。如果你不直面回答,咱們就鎖帖。
  
74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38:30 | 只看該作者
中西醫(yī)融合先生的總結我認為很好,您不贊同,咱們可以繼續(xù)。
傷寒論版本的考證,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您說要算傷寒例,咱們就算上,這您沒意見了吧?
咱們辯的是“六經”,六經一詞,傷寒論里沒有,您找出來個“三經”,也算吧。
傷寒論的核心價值是辨證論治體系,在中醫(yī)史上,對傷寒論創(chuàng)立辨證論治的貢獻,怎么評價也不過分。中醫(yī)可以沒有內經,但不能沒有傷寒。沒有傷寒論,內經現在也就是考古文物。這話有點遠了,打住。


傷寒論的核心價值是辨證論治體系,,傷寒論397法、112方,如果能和經絡學說重合,即使傷寒論里沒有一個經字,也是六經辨證。如果與經絡學說大部分不符,即使原著中有六經字樣,也不能說是六經辨證。因為六經的經字,大家都理解、解讀成經絡。您的69條,我看了,學習了。但那里面的病癥表現,是經絡病變的表現,可以看成是經絡辨證的內容。中西醫(yī)融合先生認為,這和六經辨證不是一個系統(tǒng)。我也同意。因為,這些內容在傷寒論正文里確實沒有體現,從辨太陽病開始到厥陰病結束,辨證論治部分都沒有涉及這些內容,這您肯定清楚。所以,如果您也和中西醫(yī)融合先生一樣,認為六經不是經絡,那咱們的辯論就能結束了。


明確了六經不是經絡,至于還叫不叫六經辨證,誰愛叫就叫著吧。相同的例子最明顯的就是《溫病條辨》的三焦辨證,雖然書里一直有三焦這個詞,但大家都知道這個三焦是三個階段,不是六腑之一。


六經辨證,明確了六經不是經絡,是六個階段,那就行了。


如果您堅持六經是經絡,那就得對比原著中辨證論治內容與經絡學說的內容。



點評

沒有經絡學說的支持,上述三陰三陽經所循行部位而出現的部位,你就無法解釋,打住你的狡辯吧,既然你不正面回答,我方則提出請求鎖帖。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45
75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45:21 | 只看該作者
llyyjj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38
中西醫(yī)融合先生的總結我認為很好,您不贊同,咱們可以繼續(xù)。
傷寒論版本的考證,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您說要 ...

沒有經絡學說的支持,上述三陰三陽經所循行部位而出現的部位,你就無法解釋,打住你的狡辯吧,既然你不正面回答,我方則提出請求鎖帖。

點評

您找不出來上述部位在《傷寒論》里辨證論治的內容,您怎么解釋那是六個病的病變呢?您不狡辯,請您正論,您又不論。 是否鎖帖,我個人沒意見。請其他參與者決定。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49
76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46:34 | 只看該作者
補充:后“部位”二字,改為“癥狀”。
77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49:35 | 只看該作者
楊鵬舉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45
沒有經絡學說的支持,上述三陰三陽經所循行部位而出現的部位,你就無法解釋,打住你的狡辯吧,既然你不正 ...

您找不出來上述部位在《傷寒論》里辨證論治的內容,您怎么解釋那是六個病的病變呢?您不狡辯,請您正論,您又不論。
是否鎖帖,我個人沒意見。請其他參與者決定。

點評

還用我辯嗎?難道你看不見,僅舉一例,“太陽受病也,……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蹦愫藢σ幌隆鹅`樞經·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1
78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1:03 | 只看該作者
llyyjj 發(fā)表于 2015-10-28 22:49
您找不出來上述部位在《傷寒論》里辨證論治的內容,您怎么解釋那是六個病的病變呢?您不狡辯,請您正論, ...

還用我辯嗎?難道你看不見,僅舉一例,“太陽受病也,……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蹦愫藢σ幌隆鹅`樞經·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你將二者對照看一下,你不是狡辯是什么呢?

點評

太陽病內容多了,您能再舉幾個嗎?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2
79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2:21 | 只看該作者
楊鵬舉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1
還用我辯嗎?難道你看不見,僅舉一例,“太陽受病也,……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蹦愫藢σ ...

太陽病內容多了,您能再舉幾個嗎?

點評

一個足矣,你能不能駁斥?你不能駁斥,就鎖帖。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5
80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5:58 | 只看該作者
llyyjj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02
太陽病內容多了,您能再舉幾個嗎?

一個足矣,你能不能駁斥?你不能駁斥,就鎖帖。

點評

請您正論,您不論。您不論,只好我論,一個例子,怎么也不能說“足矣”。六經嘛。論不夠六個,怎么也得三兩個吧。先舉上一個吧: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干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5-10-28 23:12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y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5 16:41 , Processed in 0.17994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